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
2013-2-19,已超过半年没有更新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
英国研究人员用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(DNA)存储文本文档、图片和声音文件等数据,随后完整读取。研究人员称,DNA作为数字存储介质,容量大,读取方便,便于保存,保存时间长,堪称“完美”。不过,这种“基因硬盘”现阶段成本高昂,无法普及。
英国广播公司23日援引研究小组成员尼克·戈德曼的话报道,DNA分子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密集存储介质,1克DNA能够存储大约2拍字节,相当于大约300万张CD。
据悉,DNA存储数据的关键是DNA碱基。DNA有4个化学基团,即核碱基,它们按照特定顺序排列,组成遗传信息,指导生物体生长发育。
研究人员开发的DNA数字存储系统同样利用这4个碱基“字母”,开发定制代码,完全区别于生物体所用“语言”。当复制一份计算机文件时,DNA数字存储系统首先把硬盘信息中的二进制数翻译成定制代码,然后借助标准DNA合成机器制造出相应的碱基序列。这一序列并非一个长分子,而是多个重复片段,每一个片段携带一些索引细节,明确各自在整体序列中所处位置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用来读取生物体DNA的标准设备可以读取信息,当即呈现在电脑屏幕上。
研究人员认为,一些不常用却需要保存的信息,譬如政府文件、历史档案等,尤其适合用DNA存储,而且DNA存储保存时间可能长达数千年。不过,现阶段用它来存储信息“惊人的昂贵”,但随着技术发展,“基因硬盘”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。
评论一下?